不管是什么樣的管理方法,如果能與“心法”結合才是最合適的,方法講究的是技術,而“心法”強調的是境界,其實也就是歷史與現(xiàn)實文化的合一,個性與群體意識的交融。表現(xiàn)出來的就是思想的豐富與高遠、邏輯的嚴謹與務實,這樣造就的文化環(huán)境就是信任環(huán)境,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中,人們常??梢园l(fā)揮最大的能動作用,對于企業(yè),當然就會獲得最大的經濟收益!所以在我們國家,任何管理方法都特別要與中國的文化傳承相結合才能發(fā)揮最大的效能,甚至于需要細致到與“地域文化”與“個性文化”的有機結合上才是更恰當?shù)摹?/FONT>
當然,信任也不是盲目的,信任更是有“度”的,不同時間、對象、條件及資源下的“度”的把握是很不一樣的,而恰當?shù)摹岸取辈攀撬行湃纬掷m(xù)和增長的基礎。不信任固然不行,但任何過度的信任最后換得的一定是信任的危機,甚至是更大的損失。所以,科學并嫻熟的掌握調整信任的“度”的方法就成為了管理中的關鍵問題。
中國歷史上更多的信任體現(xiàn)的是“人際信任”與“道德信任”,然而僅僅有這些又是已經被歷史證明了是遠遠不夠的,嚴重缺失的是“規(guī)則信任”。博愛是信任的基礎,規(guī)則是信任的標尺,道義是信任的法條。所以要擁有能夠嫻熟的達成不同信任“度”的方法是所有管理者都應該掌握的基本管理技能。
我們知道,信任是相互的、持續(xù)積累的結果,是需要過程的,過程可以停頓但是不能中斷,更不能被改變,往往一次改變將需要數(shù)十次乃至更多次的重新積累才能恢復到原點。所以,信任落實到管理上就更要有合適的方法,否則,將導致可怕的社會問題,以至影響到我們民族的文化傳承。因此,信任是必須要通過管理的方法來實現(xiàn)的,這種方法就是“信任管理”。
管理是實踐的科學,是簡單的藝術,是邏輯的展現(xiàn),是人性的傳遞!管理的目的就是“業(yè)務程序的規(guī)則設計”與“組織規(guī)程的邏輯運行”。正是因為這些設計與運行都是必須靠人來完成的,因此,在把常規(guī)的諸如“領導、計劃、組織、控制”等管理方法與“信任管理”這個“心法”有機的結合起來并有效的應用到企業(yè)的管理中,必將產生巨大的效果,古往今來,無論國家治理還是企業(yè)管理無不如此,所以我們說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“信任管理”